上海紫阳宫
道教宫观。在上海市武定西路胶州路西。1933年,浙江温岭紫阳宫全真道士陈铁海与蔡启良募修其宫云游至沪,于曹家渡一带开设天台紫阳宫上海分院,陈自任住持。1935年,陈先后收两名女工为徒,居宫修持并出宫募化,始改此宫为上海第一所女冠庙宇,后又有数名女工出家入宫学道,时得陈樱宁、张竹铭、沈良生、汪伯英等人的大力支持及资助。1938年,陈铁海在沪西帮会人士的捐资下,在武定西路租得土地,建修紫阳宫,其后又有许多女工入宫修道,于是正式改宫名为紫阳宫坤道院,主祀紫阳真人魏伯阳,以女冠经忏法务极盛,经济收入极富,成为上海全真宫观之首。后废圯。
松江龟蛇庙
道教庙宇。在原上海松江南门外城濠上。传说当地有一莲花池,时人曾见灵蛇盘踞巨龟之异兆;宋淳祐八年 (1248),道士余子善来此创建庙宇,供塑真武大帝之像,名曰龟蛇庙;明洪武初年,庙内殿宇敝旧,正统十一年(1446)起至景泰二年(1451),重建殿宇,并增置两廊各三间,后又在庙外立“龟蛇真境坊”,砌砖为街,瓦石为桥,历时二百余载,方完成全庙规模。后逐渐被废。 奉贤城隍庙
道教庙宇。在上海市奉贤县西门内。始建年代不详,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,知县班济泰重建,嘉庆十年(1805),知县艾荣松重修,嘉庆十四年(1809),知县张敏求复修。后废。
奉贤城隍庙
道教庙宇。在上海市奉贤县西门内。始建年代不详,清乾隆三十六年(1771),知县班济泰重建,嘉庆十年(1805),知县艾荣松重修,嘉庆十四年(1809),知县张敏求复修。后废。
奉贤西真道院
道教道院。在上海市奉贤县南桥镇。相传创建于宋代,清代康熙年间(1662—1722),道士杜景淳,建阁五楹,乾隆年间(1736—l795),吴文光募建门楼,增筑两庑及侧楼,并于河岸贴石防颓,使道院规模齐备,后废不存。
华亭仙鹤观
道教宫观。在上海市华亭县南朝真桥东。创建年代无考。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天真观道士叶太真重建,明代观内建有寥阳殿、天宝阁、山门、钟鼓楼及左右配房等,为道会司所在地,规模不大,但一直是松江府“琼琳宫第一”。
金山明真道院
道教道院。在上海市金山县朱泾镇。元泰定年间(1324—1327),里人陈元鼎建,明嘉靖年间(1522—1566),倭乱中被毁,随即改建,清乾隆十四年(1749)重修。后废。
娄县真武庙
道教庙宇。在原上海娄县西北九里亭。明弘治年间(1488—1505),道纪司周仲威兴建,嘉埔年间(1522—1566),道士顾从正重修,清顺治十二年(1655),里人高枝桂复修。
青浦万寿道院
道教道院。在上海市青浦县小西门外。原名神清道院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改建后更名万寿道院,原供奉真武大帝等神像,主要建筑与名胜有廉余草堂、养素堂、礼石山房、藕香亭、小蟾窟、浮青阁、恰受舫、眺云处、真武殿、斗姆阁、弥罗阁等;四周竹林青翠,树木葱郁,池水环绕,景物幽美,为青浦著名道教胜地。后废。
[本文共有 7 页,当前是第 6 页] <<上一页 下一页>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