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|
手机咨询:18992867865 |
|
热线电话:029-89601188 |
|
QQ在线咨询:
|
 |
|
|
|
|
邮件咨询:shaoaid@126.com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①了解服务内容 |
②选择服务类型 |
|
③提交服务申请 |
④支付服务费用 |
|
⑤完成服务订单 |
⑥查看服务方案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来源:
书名:近思录 |
作者:
朱熹、吕祖谦 |
编辑:
周易世家 |
人气: |
2009-8-25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内容提示:
濂溪先生曰:无极而太极。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;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。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;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阳变阴合,而生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;五气顺布,四时行焉。……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“人性本善,有不可革者。何也?”曰:“语其性,则皆善也;语其才,则有下愚之不移。所谓下愚,有二焉:自暴也,自弃也。人苟以善自治,则无不可移者,虽昏愚之至,皆可渐磨面进。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,自弃者绝之以不为,虽圣人与居,不能化而入也,仲尼之所谓下愚也。然天下自弃自暴者,非必皆昏愚也,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者,商辛是也。圣人以其自绝于善,谓之下愚,然考其归,则诚愚也。”“既曰下愚,其能革面,何也?”曰:“心虽绝于善道,其畏威而寡罪,则与人同也。惟其有与人同,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。”在物为理,处物为义。动静无端,阴阳无始,非知道者,孰能识之?仁者,天下之正理,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。明道先生曰:天地生物,各无不足之理。常思天下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妇,有多少不尽分处! “忠信所以进德”,“终日乾乾”;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。盖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,其体则谓之易,其理则谓之道,其用则谓之神,其命于人则谓之性。率性则谓之道,修道则谓之教。孟子去其中又发挥出浩然之气,可谓尽矣。故说神“如在其上,如在其左右”,大小大事而只曰“诚之不可掩如此夫”。彻上彻下,不过如此。形而上为道,形而下为器,须著如此说。器亦道,道亦器,但得道在,不系今与后,己与人。 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,此言最善名状。仁者,以天地万物为一体,莫非己也。认得为己,何所不至?若不有诸己,自不与己相干。如手足不仁,气已不贯,皆不属己。故博施济众,乃圣之功用。仁至难言,故止曰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,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欲令如是观仁,可以得仁之体。“生之谓性”,性即气,气即性,生之谓也。人生气禀,理有善恶,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。有自幼而善,有自幼而恶,(后稷之克歧克嶷,子越椒始生,人知其必灭若敖氏之类。)是气禀有然也。善固性也,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。盖“生之谓性”、“人生而静”以上不容说,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。凡人说性,只是说“继之者善也”,孟子言性善是也。夫所谓“继之者善也”者,犹水流而就下也。皆水也,有流而至海,终无所污,此何烦人力之为也?有流而未远,固已渐浊;有出而甚远,方有所浊。有浊之多者,有浊之少者。清浊虽不同,然不可以浊者不为水也。如此,则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。故用力敏勇则疾清,用力缓怠则迟清。及其清也,则却只是元初水也,不是将清来换却浊,亦不是取出浊来置在一隅也。水之清,则性善之谓也。故不是善与恶在性中为两物相对,各自出来。此理,天命也。顺而循之,则道也。循此而修之,各得其分,则教也。自天命以至于教,我无加损焉,此舜有天下而不与焉者也。观天地生物气象。万物之生意最可观,此元者善之长也,斯所谓仁也。满腔子是恻隐之心。 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,皆自然而然,非有安排也。每中夜以思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中者,天下之大本,天地之间,亭亭当当、直上直下之正理。出则不是,惟敬而无失最尽。 伊川先生曰:公则一,私则万殊。人心不同如面,只是私心。凡物有本末,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。洒扫应对是其然,必有所以然。杨子拔一毛不为,墨子又摩顶放踵为之,此皆是不得中。至如子莫执中,欲执此二者之中,不知怎么执得。识得,则事事物物上,皆天然有个中在那上,不待人安排也,安排著则不中矣。
[本文共有 3 页,当前是第 2 页] <<上一页 下一页>> |
|
|
 |
24小时[最新]文章
排行榜 |
 |
24小时[最热]文章
排行榜 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