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省威宁一带的苗族,新婚之后的一二个月以后,新娘回娘家探望。有的甚至半年或一年后才回娘家。新娘回娘家时,要由丈夫陪同,带些鸡、鸡蛋、炒面等礼物。到了女方家,住几天后返回男家。如果女方想在娘家多住些日子、丈夫可以先回去。过一段时间丈夫再将妻子接回。如果丈夫去接妻子,但妻子迟迟不愿回来,那就可能引起离婚的事发生。在以往的包办婚姻制度下,新娘借回门之机,逃婚的事是经常发生的。在回门习俗中,最复杂的是侗族的“回门礼”。在贵州省的黔东南一些侗族地区,婚礼一般举行三天。三天时间里,新郎新娘并不同房。等到婚礼结束了。婚宴散了,来贺喜的客人们陆续走了,新娘也由娘家送亲的姐妹们陪同返回娘家。新郎这一方就得再次请人到女方家去接新娘。侗族民间把这种习俗叫做。转脚。。只有回门之后,夫妻双方才可同房。
这一地区的侗族,新婚后新娘要在娘家和婆家之间来回三次。俗称“三回门”。每次回门都要由伴娘陪同。充当伴娘的一般都是新郎的嫂子或自己的亲妹妹。
第一次回门,首先要选择吉日。然后派伴娘去女家接新娘。伴娘出发去女家时,要在客人们送的婚礼礼物中挑选数样,准备送给新娘的父母和亲人。到了女方家,新娘的父母、哥哥、弟弟不接待,接待伴娘的是新娘的母亲。茶豆煮好了、甜酒端上了桌子,但茶碗和酒碗上只架一根筷子。意思是说,动用两根筷子的正餐还没有做好,客人又走累了,先吃一根筷子的茶和甜酒充饥吧。于是伴娘一边吃,一边和新娘的母亲聊天。因为刚刚举行完婚礼,谈话的内容自然都是婚礼办得如何好,如何体面,好让老人听了觉得脸上光彩。
天黑时分,新娘被接回来了。男方家所有的人都很高兴,赶快将新娘迎进卧房,由伴娘陪同,细心照顾。
第二次回门时,伴娘到女方家去.什么礼物也不带。到新娘家后,托辞新郎家活路紧,来接新娘去帮忙。无论用什么理由,也要将新娘接回来。这次回来在男方家住两晚上。第二天一清早,新娘就去舂米,舂不舂都要把舂碓踏响。好让全寨子的人听到后都夸新娘勤快。可是到了第三天,新娘又跑回娘家去了。伴娘只得三顾茅庐再去请新娘。
第三次,新郎家表现得很宽容,索性让新娘在娘家多住些日子。等过了十天半月.伴娘又一次出马.去把新娘接回来。这次接回的新娘就不同往常了,她要开始参加男家的一切劳动,正式成为男方家族的一员。
侗族的“三回门”习俗,表现出新娘对母家的留恋。回门期间对新娘来说,的确是一个特殊时期.这时新娘如果觉得新郎家不合意,也可以借骨悔婚,不再回男家。这在过去是常有的事。现在的自由结婚的越来越多,回门习俗虽然还在流行,但有了许多变化。有的甚至不用伴娘去接。新娘也会自来自去,直到新娘身怀有孕,自然安心地在婆家常住下来。
摘自陶立璠《中国少数民族婚姻习俗》 [本文共有 2 页,当前是第 2 页] <<上一页 下一页>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