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而言,年龄差距大的夫妻,由于大的一方成熟稳重,心理素质与经济基础都相对较好,而且不易为外情所动,懂得珍惜疼爱,关怀备至,包容忍让,小的一方极受宠爱,生活忧虑较少,容易享受婚姻的幸福,这种幸福感也会感染大的一方,从而感同身受,共享欢乐,所以他们往往生活的很幸福,婚姻不幸率很低。
从传统观念上来看,在中国古代并不十分在乎夫妻的年龄差距。那时主要看是否“门当户对”,所谓的“门当户对”一般是指物质基础而言。我们都知道,旧社会有很多夫妻年龄差距都是比较大的,一般是男大女小,男女在第二个婚配区域的为多数。这是因为受传统观念与命理的影响。现代社会之所以婚龄差距缩小了,从一定意义上看,是由于所谓“破除迷信”,提倡新婚姻观念,和讲究男女平等所致。男女平等本来无可非议,但要是运用到婚配上,就有些“不平等”了。这种看似“年龄平等”的婚姻,有其一定益处,也有其一定不足。
其实在传统婚配上,古人早就突破了这种“年龄平等”观念的束缚。命理上的天合地合与六合三合,就没有把年龄差距考虑在内,而是顺其自然,随缘而遇。
根据古人的概念,天合地合的婚配是上上等婚配,但他们的年龄差距却都很大。比如1974甲寅年的虎女,要配1959己亥年的猪男,构成天干甲己合、地支亥寅合,两者相差15岁,属于婚配中的第二个区域。现实中第二个区域的夫妻婚配也不在少数,比如与金庸白头偕老的女子叫林乐怡,她曾是酒店里的侍应,时年16岁,比金庸年轻27岁,“容貌清丽脱俗”。大家暗地里称她为“小龙女”。他们一见钟情。二人结婚后,金庸送小娇妻到澳洲留学。至今,金庸仍伴着林姑娘到处旅游和讲学。问他如何经营“忘年之交”的婚姻时,他笑着说,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,举案齐眉。再如李敖和王小屯的婚配,王小屯比李敖小29岁,然而年龄并未成为他们相爱的障碍。李敖和王小屯经过8年爱情考验,这中间的风雨有可以预见的也有不能预料的,终于他们走上结婚的殿堂。她脱俗纯真,他才华横溢。他们笑看着人们的猜疑而真实地生活着。上述这两对夫妻虽有年龄上的差距,但文化与知识的爱好却是共通的。
还有96丙子年的鼠女,要配61辛丑年的牛男,那要相差35岁,属于第三婚配区域,听起来好像不可能,但当今社会中,相差30岁以上的也大有人在,比如翁帆杨振宁夫妻,年龄相差54岁。
许多年以来,社会上都把男女婚配的实质问题忽略了,都只看重年龄而忘了实质。男女婚配的实质不在于年龄大小,而在于幸福与否。同龄人也不见得就幸福,非同龄人也未必不幸福。衡量婚姻幸福与否并不在于年龄大小,而在于是否心心相印,是否情投意合,是否相濡以沫,是否举案齐眉……所以相爱的男女,只要感觉在一起能够幸福,就不必在意年龄大小,两者以外的人更没有不理解或阻挠的必要。
[本文共有 3 页,当前是第 2 页] <<上一页 下一页>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