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姓是一个在汉族及少数民族当中都存在的一个姓氏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29位。是当今中国以人口多少为序的姓氏中,排行第69位的大姓,人口较多;在朝鲜族中更甚,是朝鲜半岛的最大姓。
一、起源
金姓姓源较多:
1、传说三皇五帝中黄帝之子少昊死后成为西方大帝,按五行学说西方属金,故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,其后代复以金为姓。
2、项伯因助刘邦立国获赐刘姓,但于五代十国时,其在吴越的后代因为忌讳钱镠的名字(刘与镠同音),改姓金。
3、汉武帝时匈奴休屠王太子“日磾”归顺汉室;由于休屠部曾铸铜人(金人)像祭天,获赐姓“金”,其后代从此姓金。
4、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。
5、西晋时朝鲜半岛新罗国由金姓人士担任国王。
6、元朝时,有本姓刘者改姓金(金覆祥)。
7、明朝时,蒙古王子“也先土干”率妻部归降,与元朝遗臣额森图克、阿尔哈特实哩等同获赐姓金。
8、明初间,高丽大将李成桂篡位自立为王,改国号朝鲜。新王欲将原高丽王朝王室王姓家族斩尽杀绝,于是当地王姓者纷纷改为金、全、玉等姓。
9、满族开国曰金,许多皇族(尤其是爱新觉罗一脉)南下汉化后改姓金。
10、清代时有本姓张者改姓金(文学评论家金圣叹)。
11、清乾隆帝赐台湾土著七姓,其一为金。
二、分布
金氏姓源较多,发源地主要有山东和陕西及浙江、江苏间地。
春秋时郯国(今山东郯城)即为山东金氏(少昊一支)所建,战国时被吴所灭,国人有向南迁徙者,后在彭城(今属江苏省)形成望族。
西汉时期匈奴人金日磾归附汉室,族人繁衍于陕西省西安一带,其二子俱任侍中,其弟一族亦任朝中要职,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“金张”,为功臣世族之家。南北朝时,甘肃等地有金氏足迹。如北齐大都督金祚即安定人(今甘肃泾川)。
唐朝时期金氏即为益州蜀郡(今四川成都)三姓之一,亦为汾州河西郡(今山西临汾)四姓之一。可见,这一时期,金氏已是南北并齐发展,分布点日益广泛。五代是金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,当时刘姓在吴越国本是大姓,为避开国之王钱鏐的“鏐”讳而改姓金,大大增强了金氏族人,特别是南方浙江、江苏一带金氏势力,后世南方金氏的发展,也大多以这一带金氏为繁衍源头。
宋、元之际,北方金氏有躲避兵祸而南迁者。明朝洪武、永乐年间,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树金氏移民。另有众多少数民族姓氏被赐姓金,萌发了更多新生支脉。清朝从嘉庆年间开始,闽、粤金氏陆续有人入台,进而侨迁海外。
明、清之际,史册记载名人层出不穷,且多出自南方,说明这一时期金氏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鼎盛阶段,而南方又是这一鼎盛之典型。
金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桂林、江苏、东北和西北地区。
今日金氏分布以河南、浙江、江苏、湖北、四川和上海等地多此姓,这六省市金氏约占全国汉族金氏人口的62%。金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九位的大姓,人口约四百九十六万余,占全国人口的0.31%。
三、家谱
金姓主要家谱文献(部分):
安徽绩溪胡金紫祠清光绪壬寅续修宗谱啟一卷,著者待考,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。现收藏在安徽省微州市博物馆。
上海宝山罗溪金氏谱略一卷,(民国)金其源纂修,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排印本一册。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、吉林大学图书馆、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。
辽宁锦西金氏族谱一卷,(清)金锃纂,清康熙二十七年(公元1688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收藏在辽宁省锦西市沙河营乡乌朝屯。
上海嘉定金氏家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,(清)金恩沛辑,清光绪二十一年(公元1895年)刊印本。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。
江苏常州延陵金氏续修宗谱十二卷,(民国)金杏魁主修,金杏生主稿,民国三十年(公元1941年)延陵金氏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。现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。
浙江休宁迁浙金氏谱略一卷,著者待考,清光绪二十年(公元1894年)手抄本一册。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
浙江杭州金氏宗谱一卷,(清)金日修纂修,清光绪十二年(公元1887年)木刻活字印本一册。现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。
安徽休宁瓯山金氏迁庐支谱表不分卷,(民国)金宣猷、金骏猷录,民国年间油印本三册。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。
江西婺源上坪金氏七修宗谱,(清)金兴云等纂,清光绪七年(公元1881年)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。现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(仅存一卷)。
湖北黄冈金氏宗谱四十二卷,(民国)金绪斋续修,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南极乡陶山村。
湖南湘潭金氏四修族谱八卷,(清)金序绳纂修,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福荣堂木刻活字印本。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。
金氏宗谱十八卷,(清)金玉山等修,清光绪九年(公元1883年)长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。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金民族谱八卷,首一卷、末一卷,(清)金奉尧辑,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手抄本三册。现收藏在江苏省吴江县图书馆。
金氏族谱不分卷,金明远题识,手抄本一册。现收藏在江苏省吴江县图书馆。
安徽祁门京兆金氏宗谱六卷,(清)金可斤修,清光绪三年(公元1877年)刊印本七册。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。
四、郡望堂号
1、郡望
彭城郡:西汉地节元年改楚国为彭城郡。东汉章和二年改为彭城国,治所在彭城。南朝宋改为郡。 京兆郡: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,为三辅之一,治所在长安。三国辖区改为京兆郡。江西省九江市。本支世居九江,谱载先祖由山东省南迁江西,居原九江县罗塘镇,现黄老门一带。后在金公文敏文清兄弟时迁居现处。其后支又有迁居九江十里铺和湖北省黄梅等多处。
2、堂号
丽泽堂:宋朝的时候金履祥最长濂洛之学,皇帝召他任国史馆编修,没到任就死了。他曾在丽泽书院讲学,所以称“丽泽堂”。
金姓又有以“彭城”、“京兆”、“鸿文”、“怀德”、“追远”、“世耕”等为其堂号名的。
五、历史名人
金日磾:西汉时大臣。
金旋:字符机,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京兆人,担任过黄门郎、汉阳太守,也当过拜议郎,中郎将等官职,最后成为荆州的武陵太守。
金刚智:唐朝佛教密宗僧徒,南天竺人。
金幼孜:明朝官吏。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。
金圣叹: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。为文怪诞,性情狂傲,不求功名。
金农:清代书画家兼诗人,扬州八怪之一。
金之俊:清代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。
金德辉:江苏苏州人,清代著名昆曲演员。
金世遗:民国时国民革命军军长
六、当代名人
金耀基: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,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。
金人庆:历任北京市副市长、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副主任、北京市委常委、副书记、国家税务总局局长、财政部部长。
金鳌勋:台湾电影导演。
金溥聪:曾任中华民国台北市副市长。
金铭:演员,著名童星。
金美龄:台湾政治人物,台湾独立运动的积极鼓吹与呼吁者,政治评论家。
金海心:朝鲜族女歌手。
金兆梓:现代语法学家,中国历史学家。
金莎:两岸三地之名歌手,歌手林俊杰的师妹。
金迪:男子射击运动员。
金城武:歌手演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