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|
手机咨询:18992867865 |
|
热线电话:029-89601188 |
|
QQ在线咨询:
|
 |
|
|
|
|
邮件咨询:shaoaid@126.com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①了解服务内容 |
②选择服务类型 |
|
③提交服务申请 |
④支付服务费用 |
|
⑤完成服务订单 |
⑥查看服务方案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来源:
邵爱东易经风水网 |
作者:
邵爱东易经风水网 |
编辑:
周易世家 |
人气:647 |
2010-10-18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内容提示:
【戚姓】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,其支庶以邑为氏。戚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33位,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零六位(206)的姓氏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戚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33位,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零六位(206)的姓氏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。
一.起源
戚姓来源有三:
1.出自姬姓。据《万姓统谱》、《姓氏考略》及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所载,春秋时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北戚城),其支庶以邑为氏。
2.出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公族之后有戚姓。
3.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。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;景颇族泡戚氏,汉姓为戚;今满、蒙古、回、白、苗、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二.分布
戚姓发源于河南濮阳,战国时卫国灭亡,戚姓子孙有避居今山东、江苏间地者。西汉初,汉高祖刘邦有宠姬戚夫人,她是济阴定陶人,可见在秦汉之际,已有戚姓落籍于鲁西南。并有以中尉封临辕侯的戚鳃,其子孙袭爵,荣耀非常,传至七世孙戚少时改封为关内侯,关内侯是秦汉时的爵名,二十等爵的第十九级,有侯号而居京畿,无封地,而有封户,戚少子孙遂落籍今陕西西安。东汉至魏晋时,繁衍于江苏、山东间地东海郡的戚姓人丁兴旺,族大人众,昌盛为戚姓东海郡望,并为此为中心,在魏晋南北朝时分衍至安徽、江苏南部、浙江等地。隋唐两代,戚姓已广布黄河中下游各省,今山西、河北均有戚姓人落籍。唐末五代的动乱,导致北方戚姓再次徙奔江南,今江苏、浙江成为戚姓人的首选之地,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江西也有戚姓人散居。两宋时,戚姓繁衍之中心移至今浙江金华和江苏常州一带,其名人辈出,世代书香,为后世所敬仰。元代以后,戚姓散居于华东、华南各省,连西南之广西、云南等地也有戚姓人入居。
明初,山西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湖北等地。此际,戚继光之先祖仕宦山东,遂由祖籍濠州定远(今属安徽)定居东牟县(今山东莱芜)。明末,戚姓有渡海赴台者,张献忠屠川后,有湖北、湖南之戚姓入迁今四川、重庆。清康熙年间及其以后,有山东半岛之戚姓渡海经旅顺岛入迁东北三省。历民国至今,戚姓分布之地愈广。如今,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山东、浙江、江苏等省多此姓,上述三省之戚姓约占全国汉族戚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。
三.家谱
主要历史文献家谱有(部分):
江苏泰州延令戚氏重修族谱十五卷,首一卷,(民国)戚稳寿编辑,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。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浙江余姚戚氏宗谱十六卷,首一卷、末一卷,(清)戚维高主修,清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享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。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、吉林大学图书馆。
浙江鄞县鄞东梅江戚氏宗谱四卷,(清)戚茂灿、戚茂源纂修,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。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。
浙江鄞县鄞东梅江戚氏宗谱六卷,首一卷,(民国)戚茂珊、戚茂校等纂修,民国十八年(公元1929年)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。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。
浙江东阳戚氏宗谱八卷,著者待考,民国三十四年(公元1945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怀鲁乡八字牆村。
浙江温岭泽国戚氏宗谱,著者待考,清光绪年间景文堂刊印本。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,今仅存第三~四卷。
浙江温岭泽国戚氏宗谱四卷,首一卷,(民国)戚明纂,民国三十一年(公元1942年)木活字间石印本,今仅存卷首、第一~二卷。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。
山东黄县戚氏宗谱不分卷,(民国)戚才等四修,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石印本。现收藏在日本、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
浙江上虞虞东戚氏宗谱四卷,首一卷,(民国)戚孔怀纂修,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江苏吴县包山戚氏宗谱六卷,著者待考,民国十八年(公元1929年)坚索山房铅印本一册,今仅存第一卷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浙江婺州东海戚氏宗谱六卷,(清)戚启道纂,清光绪三年(公元1877年)木刻活字印本六册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浙江婺州东海戚氏宗谱六卷,(清)戚茂梁纂,清道光十九年(公元1839年)木刻活字印本两册,今仅存第五~六卷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浙江鄞县鄞东梅江城戚氏宗谱六卷,首一卷,(民国)戚茂珊等纂,民国十八年(公元1929年)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浙江鄞县鄞东梅江戚氏宗谱四卷,(清)戚昌烈纂,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浙江暨阳东海戚氏宗谱三十二卷,(民国)戚显甫纂,民国二十一年(公元1932年)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册,今仅存第二~二十九卷、第三十一~三十二卷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浙江暨阳东海戚氏宗谱,(清)戚丙炎等纂,清咸丰六年(公元1856年)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,今仅存第一卷、第四卷、第七~八卷、第十二卷、第十六~十七卷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浙江余姚戚氏宗谱,著者待考,清朝年间手抄本。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四.郡望堂号
1、郡望
据《姓谱》记载:“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,其支庶以为氏”。望出东海。
东海郡:秦代设置,汉代沿用。秦汉东海郡治郯(今山东省郯城北一带),秦汉之际曾称郯郡(汉现今山东省郑城县)。东晋侨置于海虞县(今江苏省常熟)北境,旋移京口(今镇江)。隋唐以海州为东海郡,治朐山(今江苏省连云港西南海州镇)。
2、堂号
戚姓的主要堂号有:“享伦堂”、“三礼堂”、“景文堂”等。
五.历史名人
戚夫人:济阴定陶人,汉高祖宠姬。生赵王如意,高祖欲废太子,立赵王为太子。吕后用张良计得以保全太子地位。高祖驾崩,吕后杀赵王,囚戚夫人,断其手足,去眼熏耳,饮以哑药,置于厕所,名曰人彘。
戚 鳃:西汉初将领。初从刘邦为郎,以都尉守蕲城,后以中尉封临辕侯。
戚 衮:吴郡盐官(今浙江余杭)人,南朝陈学者。通《三礼》,梁武帝策为高第,除扬州祭酒从事史,不久兼太学博士。梁敬帝时升为江州刺史。陈宣帝时卒于始兴王府寻事参军任上。有《周礼音》等。
戚同文:宋州楚丘(今河南滑县)人,宋代学者。聚徒教授,门人登第者五十六人,范仲淹亦在其中。尚信义,好施与,不言人短。藏书甚富,好为诗,有《孟诸集》。长子戚维,出身进士,官至职方郎中、太常少卿;次子戚纶,亦进士出身,官至枢密直学士,有《论思集》。
戚 仲:常州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,宋代画家。善绛色山水,师杨士贤,兼画虎,师李迪。多喜作江海团扇面,有《江潮涌月图》最佳。
戚文秀:常州毗陵人,宋代画家。工画水,笔力调畅。所画《清济灌河图》,中有一笔长五丈,自边际起,超腾四折,通贯于波浪之间,与众毫不失次序。
戚如琥:婺州金华(今属浙江)人,宋代官吏。笃于修身齐家之道,见诸实用,不为空言。以进士授郴州教授,迁国子博士。出知台州,寻改袁州,政绩大著。
戚崇僧:婺州永康(今属浙江)人,元代学者。诗文精丽绵密,后潜心性理之学。自奉清约,不以时好改其度。有《春秋纂例原指》、《四书仪对》和《复古编》等。
戚 贤:滁州全椒(今属安徽)人,明代官吏。嘉靖进士,任吏科给事中时,多次直言劾佞臣。官至刑科都给事中。
戚继光:山东登州人,明朝抗倭名将,著名军事家。嘉靖间承袭父职,因于浙闽沿海灭倭有功,升都督同知,代总兵官。最后官至左都督。有《纪效新书》、《练兵纪实》、《止止堂集》。
戚麟祥:浙江德清人,清代官吏。康熙进士,官侍讲学士,能占卜,时人谓颇灵验。有《瓶谷笔记》。
戚学标:浙江太平人,清代学者。乾隆进士,官河南涉县知县。精考证,有《汉学谐声》、《鹤泉文钞》。
六.当代名人
戚发轫:神舟飞船总设计师。
戚务生:前中国足球运动员、教练。
戚美珍:香港女演员。 |
|
|
 |
24小时[最新]文章
排行榜 |
 |
24小时[最热]文章
排行榜 |
|
|
|
|
|
|
|